1.发展目标
(1) 2010年纸及纸板生产能力将达到199万吨,比“十五”末增长333%,年均递增27.2%
(2) 到2010年纸及纸板产量达到179万吨,比“十五”末增长326%,年均递增26.66%。
(3) 到2010年造纸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合计将达到94亿元,比“十五”末增长422%,年均递增33.37%
(4) 到2010年造纸工业利税合计将达到9.76亿元,比“十五”末增长1290%,年均递增66.87%。
(5) 到2010年造纸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合计将达到6.41亿元,比“十五”末增长1224%以上,年均递增65.03%。
2.发展布局
在“十五”期间已经形成的南北两个造纸基地的基础上,开发和建设浦东康桥造纸基地,在“十一五”期间将形成南、东、北3个造纸基地:
南面的奉贤星火造纸基地年产能力将达到47万吨,以白卡纸、白纸板为主要产品,并形成一个造纸、包装、印刷工业城,北面的宝山盛桥造纸基地年产能力将达到52万吨,以新闻纸、生活用纸和特种纸为主要产品,东面的浦东康桥造纸基地年产能力将达到70万吨,以箱纸板为主要产品。
3.发展重点
(1) 加大三废治理力度。“十五”期间大宗产品的造纸项目选址应基本规定在3个造纸基地区域内,这样便于三废的集中处理,便于降低处理成本,达标排放,保护大都市的良好环境。
(2) 充分利用废纸资源。为了增加上海的纤维资源,应该在尚未挥手的45%的废纸上下工夫,宣传保护资源、回收废纸的重大意义,让上海市民协助共同收集废纸,尽量注意不要和其他生活垃圾混杂,米面发生污染。其次要建立覆盖全市的废纸回收网络和网点,形成方便市民、连接纸厂的回收渠道。第三是对废纸进行分类拣选,提高使用价值,使废纸回收率从55%提高到65%。全上海每年增加废纸纤维9万吨,以每吨废纸纤维1100元计算可产生经济效益约1亿元。
(3) 重点发展高附加值、高科技含量产品以及深加工产品。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发展造纸工业,由于受土地资源、纤维资源、能耗、环保、噪音等诸多因素限制,因此要大力提倡发展高附加值、高科技含量产品和深加工产品。如防伪卡纸、艺术卡纸、彩色喷墨打印纸、信息产业用纸、轻质印刷纸、功能性生活用纸、特种纸、工业配套用纸、加工纸、纸制品等。
4.投资估算:
“十五”期间的重大造纸项目有:
(1) 金奉源纸业35万t/a白卡、白板纸项目;
(2) 泛亚纸业33万t/a新闻纸项目;
(3) 潜力纸业4万t/a生活用纸项目;
(4) 中隆纸业35万t/a箱纸板项目;
(5) 东冠纸业年产4万t/a生活用纸项目。
五个项目合计“十一五”期间需耗用资金约95亿元人民币。